功能性遗尿背后的心理玄机
来源:石家庄精和门诊部   发布时间:2012-12-09 16:46:47  阅读次数:

小儿尿床是难以避免的生理现象,但到5岁以后,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夜间睡眠中尿湿床铺,或白天尿在裤子上,这就是个问题了,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或神经-泌尿系统器质性疾病的表现,就应即时到医院诊断治疗。如果可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则可诊断为功能性遗尿症

据有关资料报告,功能性遗尿症的患病率,5岁儿童约为10%10岁儿童约5%18岁青年约为2%;在特定的成年人群,如新入伍的士兵,大学生中,也有05%38%患有遗尿症。

临床研究发现,功能性遗尿与婴幼儿时期排尿训练不良有关。如过早开始排尿训练,反而有可能引发排尿自控管理的障碍,或训练方法不当,过于粗暴强迫,在儿童熟睡时把他弄醒,强迫坐在便盆上排尿,不管他如何哭闹反抗,不挤出几滴尿则不让离开便盆,这样很不利于排尿习惯的培养,反而可能导至排尿习惯的紊乱。此外,婴幼儿时期的不良遭遇,如父母离异或死亡,或与母亲突然分离一个月以上,或过小入托儿所,搬迁,新添了小弟妹,住院手术及意外事故等,均可使儿童正在学习控制排尿的关键时期受到强烈心理刺激而造成遗尿。再则,临床发现,遗尿症儿童常常伴有与心理问题有关的行为、情绪障碍,如情绪抑郁、多动、抽动,易怒、咬指甲,或性格出现问题。不少继发性遗尿儿童的第一次遗尿,常常与明显的精神紧张有关,如在刚刚上学,不习惯于新的学习环境,或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惩罚,或受到惊吓等之后发生第一次尿床,以后接着便连连发生。家长训斥,邻居、同学潮笑,自知难堪,但自己无法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患者无论是亲戚或是朋友,都应该学会理解孩子的行为,不要嘲弄和责骂,而要耐心地鼓励孩子从阴霾中走出来。家长可以督促儿童养成在白天定时上厕所或在睡前小便的习惯,那么发生尿床的机会就会减少很多。不要因为孩子尿床而处罚他,因为这会使他更加焦虑,反而使情况恶化。当孩子没有尿床时,你应该称赞他。你可以按月做一个表格,只要孩子在某个晚上不尿床,就在表格的相对日期上贴一个星星来奖励他,在使用过星星图后,有些儿童甚至不用加以治疗,就能在数周之后改正尿床的习惯。但也有部分儿童因为在星星日上表现不佳而受到打击,这时就应该停止使用。另外,你可以试用尿床警示钟,它有一个当尿液流过就会发出响声的侦测器(就摆在床单底下)。孩子排尿时,这个警示钟会吵醒他,让他停止排尿,然后下床上厕所。几个月之后,大多数的儿童都会在警示钟发出声音之前醒来,或是彻夜安枕而不尿床。一旦不尿床的时间持续6个星期以上,那么你便可以移除警示钟。如果再发生尿床的情况,你可以再把警示钟摆回来。

 

     
  女孩子性发育一般早于男孩子一直两年,并且女孩子性发育较为明显。 性发育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包括内外生殖器官的形态变化、生殖... [详细]
更多>>
  3 岁以内的小孩子在夜间还不能有意识的排尿,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是: 5-6 岁儿童每月至少尿床两次左右,再... [详细]
 

石家庄精和门诊部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编号:冀ICP备13004573号